在職場,到底要不要做一名“邀功精”
請用微信掃一掃
分享
“邀功精”,聽著就不是什么好詞,跟“蜘蛛精”、“狐貍精”似的,看起來明顯不太符合我們和諧社會主流價值觀嘛!誰要當(dāng)?肯定不要。
我們先來看看正反方的觀點。
正方:
一定要邀功!(精=精于)
1.干活是給老板干活,而老板最擅長閉目養(yǎng)神,你不能等,你等不醒一個裝睡的人;
2.員工有功可邀,領(lǐng)導(dǎo)才有安全感;
3.求求你們看一看,我到底有多努力。我不是天生的主角,可是我不想一輩子渺小,我只是想用邀功這樣的方法,為自己打上一束追光燈,希望在老板們的眼中,可以看到我;
4.看到人家為什么邀功能成,為什么那么bitch老板還不開除。邀功的前提是有功可邀;
5.邀功精,精于邀功,怎么能讓你看出來我是邀功精呢;
反方:
不要當(dāng)“邀功精”!(精:妖精)
1.邀功精經(jīng)常與說謊精掛鉤,天天在說謊,搶占別人功勞;
2.作成就感是通過自己努力工作得到的,而不是向別人乞求來的;
3.什么是邀功精,把大伙的功當(dāng)做自己的功,會否定別人的成果;
4.會邀功的人,往往也會甩鍋;
5.邀功會惹到同事,若自己失意時,那就被孤立;
乍一聽,雙方觀點好像都有道理,一時竟不知道該支持哪一方。
但進一步分析,你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雙方觀點其實是一致的。
讓我們來劃一下議題的重點:“邀功精”。
這個詞有兩個解釋:
善于向老板匯報自己及團隊所立功勞的人;沒有功勞或喜歡將團隊功勞獨占后向老板“邀功”的人;
正方從第一種解釋出發(fā),闡述在這種情況下,有功勞的人,理所應(yīng)當(dāng)該向老板“邀功”;
反方從第二種解釋出發(fā),認為“邀功精”就像蜘蛛精狐貍精一樣,是靠損害他人利益使自己獲利的人,所以堅決不能當(dāng)!
整場辯論下來,綜合辯手們的觀點,得出結(jié)論:
在職場中,如果有功可邀,就應(yīng)該做一名“邀功精”!
是的,我們之中的大多數(shù)人都身處職場這個“江湖”之中,每個人都使勁渾身解數(shù)以在江湖中獲得一席之位。即使你沒有成為霸主的野心,信奉“酒香不怕巷子深”,埋頭苦干總會被慧眼識珠的老板看見,但也要留心說不定老板在巷口聞見酒香時,就被人“截胡”了呀!
所以,有功勞,一定要“邀”!
那么,正確的“邀功姿勢”是怎樣呢?
01
適時邀功,把握邀功的“度”
老板雖然喜歡“裝睡”,但他不傻,隨時邀功只可能有兩個原因:
一是這些功勞都是小功勞。我發(fā)工資給你就是讓你干活的,你每干一個活都跑來跟我說,是在讓我質(zhì)疑你的工作能力嗎?
第二,這些功勞并不是你的。一個人再有能力,也沒有精力去完成那么多大功勞的事,隨時都有大功勞可“邀”,只可能有一個原因,那就是“搶了別人的功勞”,你覺得老板會喜歡這樣的員工嗎?
所以,注意把握邀功時間,功勞可以邀,但是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前提下,不要本末倒置。
02
不要獨攬功勞
大多數(shù)大的功勞一般都是屬于整個團隊的,這個時候你作為團隊的代表去向老板“邀功”,一定要記得將團隊放前面,一來不會遭團隊其他成員的記恨,二來也讓老板看到你是將團隊放在首位的人,是值得培養(yǎng)成Team Leader的人。
03
以“匯報工作”的方式邀功
還是那句貫穿我們整個辦公室的職場第一箴言:工作追求的是結(jié)果,所有的老板都是結(jié)果導(dǎo)向的。
就像寫簡歷,在準(zhǔn)確展示你的工作成果時,建議大家可以遵循兩大原則:
1、 簡單的事情,那就采用“事件”+“結(jié)果”的敘述模式,清晰明了就行;
比如上月團隊在天津做了一場500人規(guī)模的活動(事件),收集到480名客戶聯(lián)系方式,現(xiàn)場產(chǎn)生30筆訂單(效果);活動后持續(xù)跟進客戶(事件),又產(chǎn)生50筆訂單(結(jié)果)。
邏輯清晰,簡單明了,給他人的感覺可不是在邀功,你是在匯報工作,而已。
2、 比較復(fù)雜或者大家都很看重的事情,就可以采用“任務(wù)”+“困難”+“方式”+“結(jié)果”的展示模式,突出精彩或值得學(xué)習(xí)甚至推廣的地方;
比如,向你的上司邀(匯)功(報):上周要完成第二季度市場推廣方案(任務(wù)),但市場預(yù)算大幅減少(困難),于是推廣計劃以事件營銷代替廣告投放(方式),昨天方案得到公司CEO的認可(結(jié)果)。
先按這套邏輯匯報工作過程,關(guān)于細節(jié),不要主動說,老板問的時候再細說。
做人要做“人精”,做妖要做“妖精”,職場就要做“邀功精”。
承認自己的需要,也承認了自己的價值。